2022年第一场大雪如期而至,雨雪降温天气为本就艰巨的抗疫任务又增添了难度,市应急管理局闻令而动,向疫而行,第一时间动员全体党员、公职人员下沉一线。除下乡、居家监测人员外,71名党员干部全部到社区报到,全力做好灾情调度、物资保障、应急值班值守的同时,积极参与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其中,40余名志愿者长期与社区工作者、医务人员并肩战斗,倾力共筑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甘于奉献 践行初心使命
广大党员干部迎难而上,舍小家、为大家,发出“我是党员我带头”“我是党员我先上”的最强音,亮身份、见行动、比贡献,以坚毅的行动,果敢的担当,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李志鹏,综合减灾与救灾科科长。爱人是医务工作者,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家中儿女无人照看,但他仍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引导居民保持良好秩序,协助社区做好通知居民、核酸检测登记等工作,力所能及的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本轮疫情影响范围大,覆盖面广,再加上天气原因,防疫期间统计上报雪情、灾情的工作量就很大,而且容不得半点马虎,他仍然果断参与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物资调拨工作当中去,不分昼夜,紧急调度各涉疫地区物资储备及使用情况。在了解到部分社区应急物资短缺,抗疫工作者只能在冷冽的风雪中完成各项抗疫工作时,及时汇报并按照局党委安排部署,加班加点为相关社区调拨棉帐篷、棉大衣等救灾物资,为在风雪中的抗疫工作者们送去了一份温暖。截至目前,共向15个社区调拨12㎡棉帐篷130顶,20㎡棉帐篷10顶,棉被褥50套,棉大衣100件。
陈腾飞,市级劳动模范,工贸科工作人员。他所居住的长安小区人员较为复杂,周围被学校包围,小学、初中和高中生比较多,还有一些呼市返乡的学生。疫情再次来临,很多居家监测人员需要上门做核酸。当得知工作风险大、社区人员不足时,他主动承担上门检测重任,每天早晨穿着防护服爬上千级台阶,一家一家地敲门、登记,每次往返都是汗流浃背,还要吹着刺骨的寒风,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出色地协助医务工作者完成了5栋楼15户居民的核酸检测任务。
他的孩子上小学,爱人是高三教师,每次疫情都要到学校进行封闭管理,几天、十几天不等,最长的一次封闭18天。但他每次没有以照顾孩子为由不参加防控工作,每天早晨五点半到岗领取物资,布置检测台;六点至七点半,维护秩序、喊话;七点半回家,为孩子准备早餐,中午还要在小区进行巡逻。
高钢,人事教育科工作人员。每次疫情志愿服务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哪个岗位需要就第一时间冲到哪个岗位,今天充当引导员,明天又是装箱员,有时还要担当起后勤保障工作。11月11日,看到有强降雪的预警,出于应急人的敏感,他第一时间想到了小区采样点设在临时场地,没有供暖设施,明天采样人员会挨冻,临时搭建的登记帐篷和采样帐篷又太近,会为第二天的采样工作带来困扰。于是便赶紧冒雨到采样点现场勘查,先调整好了帐篷摆放位置,然后又为解决好照明和采暖临时充当起了电工,将自家的电暖气和照明灯安装在临时帐篷里,才欣然回家。
每次都能坚守在抗疫一线,离不开家人在背后强大的支持。高钢的爱人是一名教师,每天要线上授课,作为班主任还要监管班级,还得兼顾家里两个孩子上网课。有人劝他家里也需要照顾,就不用去志愿服务了。他说:“党员在困难的时候就应该迎难而上,特别是社区这个‘大家’更需要我们,我们‘小家’的困难自己可以克服,我这也是给孩子们树立榜样。”
干劲十足,充满青春活力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有一群年轻人,舍小家顾大家,点亮着青春之火。
王彦鑫,综合协调科的工作人员,年轻的小伙子。11月8日疫情又逢强雨雪降温,他积极沟通联系,千方百计为社区申请调用12㎡应急棉帐篷6顶,在寒冷的冬天为核酸采样人员送去了温暖。4月份以来,他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全力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居民申领核酸检测登记码、体温检测、打电话排查核实未检人员情况、社区日常消杀、核酸检测秩序维护,先后联系并参与赤峰消防安全协会疫情防控公益消杀8次,调用消杀弥雾机4台,为社区20栋35个单元进行全覆盖式消杀, 得到了街道、社区、物业、居民们的认可,获得荣誉证书2个、表扬信1封。
武耕旭,人事教育科90后新入职人员,这次疫情期间她主要负责对4栋楼的混检居民以及部分一户一管的居民进行扫码登记,工作看似简单,实则繁杂关键。4栋楼一共470余名居民,再加上40个一户一管的家庭,每天将近扫码590次。 疫情反复多次,自4月11日起,她一直奋斗在抗疫志愿一线,扫码登记、纸质登记、流动执勤、测量体温、发放贴纸,很多工作她都做过。参加志愿服务之余,她还主动帮助社区录入3栋楼共计676名居民信息,完成核酸底册电子版登记工作,对租户、家中无人、隔离人员、需上门核酸人员以及幼儿进行特殊标注。她说:“参加志愿服务虽然辛苦,我却能从中学习到很多,看到社区工作人员、党员以及其他志愿者都在舍小家为大家,我作为年轻人也应该责无旁贷,加入志愿行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还有很多党员、群众一直默默地坚守着,力所能及地助力社区防疫工作,他们有的家属在抗疫一线、年幼孩子小需要照顾、兼顾单位运转和值班值守,却仍然义无反顾地用行动守护着这座城。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1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