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硫化氢,大家并不陌生。近年来,硫化氢中毒事故或者泄漏字眼也是频频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涉事环节 |
案例 |
发生原因 |
进入受限空间-废水处理间 |
2021年5月24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福荣笋类食品厂废水处理间在检维修作业时发生一起中毒窒息事故,造成7人死亡,1人受伤。现场人员吸入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导致中毒窒息死亡。 |
福荣笋类食品厂废水处理间好氧池曝气风机发生故障,企业未停止使用污水处理相应的设施。曝气风机重新启动,高浓度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逸出扩散,作业及先期施救人员在未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废水处理间,吸入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中毒死亡。 |
意外坠落至物料罐 |
2020年7月18日18时许,河南省焦作市悯农面制品有限公司发生一起较大中毒和窒息事故,造成6人死亡。 |
焦作悯农面制品有限公司1名员工作业时不慎坠入物料罐,吸入二氧化硫或硫化氢中毒死亡,其他5名员工救援处置不当,也中毒死亡。 |
清理污水沟(污水沟)
|
2020年4月23日15时许,湖北省随州市高新区正大有限公司羽毛粉车间在清理污水沟时发生一起较大中毒和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 |
进入污水沟作业的两人和参与施救的一人,吸入污水沟内硫化氢、氰化氢等高浓度混合型有毒有害气体,导致急性中毒死亡。 |
2021年7月3日15时许,嘉兴海宁市浙江迈基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硫化氢中毒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和2人受伤。 |
该公司主要从事仿真牛皮生产,事发时正组织6名工人开展污水池清理作业,1名工人下到池底进行淤泥搅拌时中毒晕倒,另外4名工人在未采取有效应急措施的情况下进入池底施救,相继中毒,导致事故扩大。 |
|
生产过程 |
2021年10月5日23时左右,侯马市上马办事处斗龙沟村一闲置工厂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1人死亡和1人重伤。 |
事故初步原因显示,在一闲置厂房内,使用硫化钠、氯化锌、氢氧化钠、氯化亚铜等化学品原料,从事L-对甲氨基苯甲酰谷氨酸锌和甲氨蝶呤生产,在初次投料生产时即发生事故。 |
排风措施失效 |
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2·27”较大中毒事故,造成5人死亡、8人受伤。 |
长丝八车间部分排风机停电停止运行,该车间三楼回酸高位罐酸液中逸出的硫化氢无法经排风管道排出,致硫化氢从高位罐顶部敞口处逸出,并扩散到楼梯间内。硫化氢在楼梯间内大量聚集,达到致死浓度。一人中毒多人施救。 |
废液处理 |
2020年9月14日上午9时许,孝义市经济开发区山西晋茂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急性中毒较大事故,造成4人死亡和1人受伤。 |
VOCs岗位操作工未按操作规程作业,在将酸洗塔废液排入地槽后,未将地下槽内的废液转输至焦油氨水机械化澄清槽内,也未确认地槽内废液的pH值,直接打开废酸液排放阀门排液。地下槽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大量有毒气体(硫化氢)并迅速扩散至地面,致其中毒。 |
上述案例都是近两年发生的硫化氢事故的个别案例,实际发生事故的数量远远不止这六起。
从近些年发生在硫化氢场所人员作业的相关事故原因来分析,主要有四个方面问题:
一是进入硫化氢环境场所的作业人员没有进行严格的教育和培训,风险辨识不到位,并考试合格。
二是涉及到硫化氢环境场所人员作业时,未检测或检测不到位。
三是涉及硫化氢场所人员作业时未按规定配备应急器材和急救药品,应急处置能力欠缺。
四是未意识到硫化氢中毒的危害,盲目施救,致使伤亡人数扩大。
那么问题来了,当有人员进入硫化氢场所人员作业时如何进行教育和培训、现场检测和监测、配备应急器材和急救药品呢?
短期内吸入较大量硫化氢气体后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为主要靶器官的多器官损害的全身性疾病。
人最低致死浓度(MLC)约为 1110mg/m³ ·5min。
硫化氢浓度在0.04 mg/m³到150 mg/m³范围内,可以闻到臭鸡蛋味,但在浓度超过150 mg/m³时由于嗅觉迅速麻痹而无法闻到臭鸡蛋味。
接触硫化氢的常见工作环节有:清理蓄粪池、污水沟、下水道等;造纸、工业废物处理、酿造、甜菜制糖等;渔舱;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涉及硫化氢排放的工业污水处理装置;其它,如液体肥料贮存和生产、人造纤维生产、制毡行业、橡胶硫化、硫染工艺等。
事故的发生,一定程度上是操作者对硫化氢的危害不清楚不了解,无知者无畏,又由于救人心切,未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缺少必要的安全作业常识和救护技能,导致事故扩大,因此加大对硫化氢知识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接触硫化氢的人员应掌握下面有关内容,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的理化性质、毒性、健康危害、中毒表现。
(2)硫化氢危害防护知识及硫化氢作业现场监护知识。硫化氢中毒人员现场急救方法,心肺复苏术。
(3)企业有关硫化氢的防护管理规定。
(4)工作场所硫化氢的分布,可能泄漏或逸散部位;硫化氢检测系统及报警信号;疏散线路。
(5)工作场所防护设施、性能、使用方法及维护。
(6)工作场所配备的个体防护用品的结构、性能、使用及维护方法,特别是自给式正压空气呼吸器的佩戴和熟练掌握便携式检测仪的操作。
(7) 各类涉及硫化氢作业的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
(8) 硫化氢中毒事故典型案例。
(9) 硫化氢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不同的人员有不同的培训重点。比如外来人员(含承包商),进入涉及硫化氢的场所,要重点培训硫化氢健康危害、进入场所硫化氢分布、紧急情况处理措施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方法等内容,并熟练掌握硫化氢紧急泄漏的逃生路线;企业日常工作中经常进入硫化氢风险区域的操作人员,熟练掌握上述培训内容,并且每年培训一次,保存培训考核记录,考核合格方可作业。对于新上岗员工,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那么如何对涉及硫化氢场所进行监测防止意外发生呢?
(1)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按照在岗人员每人一套,另配20%备用气瓶,并保持随时可用的状态,定期检查并记录。针对硫化氢的呼吸防护用品及眼面部防护用品,不同硫化氢浓度作业环境防护用品的选择参见下表1和表2。
对于硫化氢浓度小于 100 mg/ m³的情况,建议可按表 2选择呼吸防护及眼部防护器具。
表2 根据硫化氢作业环境浓度选择呼吸防护及眼部防护器具
当硫化氢浓度达到安全临界浓度或二氧化硫浓度达到5.4mg/m³ (2ppm) 时, 应立即正确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技术性能应符合GA 124的规定。
(2)作业现场的监护、监测和通风
涉及硫化氢场所的操作岗位人员应配置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进入现场时至少有一人佩戴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需要进行受限空间作业时,要保证入口能确保人员佩带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后能正常出入,当有人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在入口外必须留有人员监护。对有可能产生硫化氢的受限空间在二人以上作业时,应佩带带好便携式检测仪,量程为(Oppm~20ppm)和(Oppm~100ppm)各一台,进行连续监测。当硫化氢浓度达到安全临界浓度或二氧化硫浓度达到5.4mg/m³ (2ppm) 时,应立即正确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并撤离受限空间。
未经教育和培训,考试不合格一律不得进入硫化氢的作业现场;
饮酒后的人员或血液中含有酒精含量的人员不得进入可能存在硫化氢的作业现场,因血液中存在酒精能加剧硫化氢的毒性。
(3)硫化氢环境中,有人工作的受限空间内应配备有效的强制通风设施,受限空间的通风,应符合以下要求:a) 正压式通风;b) 进风口应位于安全区;c) 通风设备的防爆等级应与其安装位置的危险区城级别相适应,通风设施设置并应满足GBZ1的要求。或现场硫化氢浓度未知的情况下,作业过程中应采取强制通风措施,并在作业期间连续进行硫化氢和二氧化硫浓度的监测。
(4)对含硫化氢介质的设备、设施进行检维修时,应充分做好吹扫、置换、清洗、钝化和低点排液,且降至常温方可打开,防止发生硫化亚铁自燃。含硫化氢介质的盲板抽堵、阀门及垫片更换、一次表拆检等作业环节,应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便携式检测报警仪等检测与防护器材。作业现场应备用不少于1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5)硫化氢环境的工作场所应配备硫化氢中毒的常用药品,如二甲基氨基酚溶液、亚硝酸钠注射液硫代硫酸钠、维生素C、葡萄糖等,并定期检查保证药品在有效期内。
现场急救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
最后,发生事故后,对事故发生地点进行妥善处理,收集泄漏物料,并用水冲洗干净,冲洗水妥善排入废水处理系统,避免二次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