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赤峰市应急管理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 互动访谈

2019年全市“安全生产改革年”工作情况访谈

发布者: 综合协调科      发布时间:2019-11-05      阅读:

  • 2019年是全市安全生产改革年,即将到年终岁末,安全生产改革年进度如何,我们通过访谈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综合协调科科长郭鲁蒙来了解一下。 

    【主持人】郭科长,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2019年全市安全生产改革年总体进展情况。 

    【郭鲁蒙】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有序,改革成果初显。

    4月份,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大部分地区和部门细化了具体改革措施,积极转变安全生产工作方式方法,稳步推进各项重点改革任务落地。

    一是各级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更有实效的工作。转变了安委会会议形式,大幅减少了形式意义的工作会议,把更多时间留给抓落实。市级督查巡查重实效,更多采取了“四不两直”方式,把工作推进和督促放在日常,直面问题、揭短亮丑。

    二是进一步强化了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地根据机构改革情况,调整完善了安委会组成,建立健全了县级领导定点联系苏木乡镇街道工作机制,将安全生产职责编入到各有关部门“三定”方案中,明确管行业必须管安全要求,5个旗县出台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清单,消除监管盲区。

    三是编制完成了安全生产模块化监管清单,市安委办历时2个月,对24个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制发了相应“安全风险点清单”和“安全生产模块化监管清单”,为实施“照单检查”提供了基础。

    四是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市应急管理局将安全生产审批与监管完全分离,出台了一系列行政审批改革的制度性文件,一方面集中力量专司执法检查,执法科室70%以上工作时间压在企业和一线;另一方面下放审批权力,实现权责利对等,调动工作积极性。

    五是毫不放松推进从严执法,把“能停产不罚款、能罚款按上限”作为执法处罚的原则,通过重罚将不落实主体责任的企业打疼罚醒,迫使其在行动上真重视安全,市安委办从7月起连发3起通报,对各地区执法处罚情况进行公布,全市行政处罚1970万元,行政罚款总数全自治区第一。同时综合运用约谈曝光等手段,对2起事故实施了挂牌督办,对远联钢铁实际控制人实施了约谈,对金陶矿业冒顶事故实施了提级调查。

    六是大力度推行深度执法,在今年的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中,市应急管理局本着“鼓励使用国家级专家”的原则,累计聘请国家级专家37人次参与安全检查,提升安全检查的深度和广度,发现和解决企业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解决安全检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问题,同步也锻炼和提高了执法队伍的基本功和水平。

    七是安委办高标准谋划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目前已与人保财险公司初步达成框架合作协议,今年年底在全市8个高危行业强制推开,提前启动治理体系建设。

    截至111日,全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同比下降41.5%

    【主持人】郭科长,在全市安全生产改革年的推进工作中存在什么问题吗?

    【郭鲁蒙】通过市安委办日常掌握和9月下旬与市政府联合明查暗访发现,尽管“改革年”取得了阶段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部分旗县区、市直部门对“改革年”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改革年”工作存在上热下冷、逐级递减现象,尽管市里把体制机制改革作为今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中之重,但推动力度却从市级到县级政府,再到县级监管部门逐层弱化,上次督查的12个地区共计84个县级部门中,有60个县级的重点部门对“安全生产改革年”的落实程度仅停留在制定一个照抄照搬的实施方案上,有5个部门甚至不知改革年有哪些重点任务。

    (二)重点工作改革任务推进力度有待加强,市里今年提出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处罚“能停产不罚款、能罚款按上限”的戳中企业痛点的要求,普遍落实不到位。从各旗县区总体看,尽管各地平均检查覆盖率在80%以上,但检查处罚率平均仅为22.2%,上限处罚率平均还不足18%,有的重点部门仍然“零处罚”。

    (三)市里推出的多项重要改革措施县级推行不力,如市级层面费时2个月制定出的各部门行业领域“风险清单”和“模块化监管清单”,被督查的旗县区部门几乎都没有使用。如,市里鼓励使用高层次专家参与安全检查的做法,仅有元宝山等几个少数地区在推行。

    (四)监管部门督促企事业单位落实改革年重点任务力度不够,多数企业对“改革年”工作重点任务不掌握,未能结合自身特点有侧重的推进重点任务落实,相当一部分企业对“改革年”一无所知,究其原因,仍是行业监管部门压力传导不到位。

    (五)监管人员工作状态普遍不好,重点部门监管人员基本是“撞大运”式监管执法,执法检查浮皮潦草,没有切身经历过事故,对事故的警惕性不高,也未能从其他地区同类事故中汲取监管不到位的教训,认为事故离自己很远,不当回事儿,侥幸心理严重,不能充分发挥监管执法这一重要手段来倒逼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以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六)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问题始终是老大难问题,存在以下共性问题:一是企业培训教育流于形式,不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中小企业尤为突出;二是多数企业专业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管理不到位带来的安全风险较大;三是未形成生产经营过程全流程管理体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明显;四是主要负责人缺少对安全生产管理的系统性认识,以应付检查为主,安全生产管理理念与实际需求相差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