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守“安全生产红线”,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今天的《营商招商访谈录》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市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赵兰广。请赵局长和我们谈一谈市应急管理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将如何作为。
记者 孟令蓥:您好,赵局长
市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赵兰广:您好
记者 孟令蓥:
赵局长,11月27日,市委组织召开了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推进大会,请问您对优化营商环境是怎么看的,应急管理工作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是怎样定位的呢?
市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赵兰广:
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只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才能确保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这是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懈努力的方向,孟宪东书记要求,必须坚定不移的啃下优化营商环境的这块“硬骨头”。保持安全生产稳定向好的态势,是构建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前提,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必须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立足安全生产这一“基本盘基本面”,集中力量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在优化营商环境中要有所作为。
记者 孟令蓥:
那么,市应急管理局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重点工作是什么呢?
市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赵兰广:
市应急管理局始终坚持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寓应急管理于服务之中,突出“防事故、保安全”这一目标,推进应急管理与服务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努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一是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2019年以来,市应急管理局顺应机构改革形势和地区发展大局,按照“放管服”改革有关要求,组建了行政审批科,“人”和“事”全部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了行政审批“一站式办结”。推行了“首办负责”、“马上办”等制度,安全生产行政审批效率大幅度提高。下一步,我们将对市级现有的审批事项及审批程序等进行精细化梳理,能下放的下放、能精简的精简、能压缩的压缩,努力营造宽松便捷的服务环境。
二是积极主动为企业纾难解困。在企业建设许可过程中积极提供优质的服务,接到企业申请后,我们要第一时间组建“一对一”工作专班,主动与企业对接,列出“路线图”、“时间表”,提供“保姆式”服务,确保审批进度,全力辅助建设项目尽早落地投产。针对企业安全管理技术力量不足问题,我们坚持每年投入近400万元,聘请国家级机构和专家,为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排查隐患,找出设备设施缺陷和安全管理症结,帮助企业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下一步将在专家巡诊问诊和隐患排查服务方面加大力度。
三是提供强有力的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保障。紧密结合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市应急管理局牵头,成立了“赤峰市防灾救灾党建联盟”,加强应急指挥、技术、物资、队伍等保障体系建设,科学划分监测预警、科普宣传、技术服务、应急救援四个专业工作组,推动应急防控任务与责任精准对接,促进应急救援服务资源有效供给。目前,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正在规划建设综合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和应急物资储备库,为各类自然灾害及事故救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记者 孟令蓥:
赵局长,作为应急管理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我们将如何做到强化监管与提供服务相统一呢?
市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赵兰广:
防控重大安全风险,始终是应急管理部门的重大职责使命和重大政治责任,严是爱、松是害,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严、紧、硬,看似无情,实则是对企业最大的爱护。孟宪东书记多次强调,企业不消除隐患,事故就会消灭企业。我们会始终严守“安全生产红线”,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这是对党委政府负责,也是对企业负责。严格监管,并不是只要监管执法的力度,不要服务企业的温度,一方面,我们会严格落实监督检查“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全面规范执法行为,正确运用执法措施,营造公平公正的安全环境;另一方面,推行解剖式示范性执法检查模式,把检查出的问题制作成PPT,向企业逐一进行解剖讲解,同时要求同行业企业人员观摩借鉴,拓展执法效果外延,确保通过执法检查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真正得到提升。
记者 孟令蓥:
赵局长,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和应急管理中心工作,我们下一步有什么具体的工作举措呢?
市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赵兰广:
下一步,我们会在建设许可、生产经营方面给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服务,同时,仍将牢牢抓住安全生产这一“基本盘基本面”,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持续推进“双基建设”,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构建政企良好互动格局,确保各行业领域生产安全,为招商引资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良好环境,为赤峰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助力。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1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