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自治区矿山安全监管局关于开展全区矿山外包工程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部署,深刻汲取近期全国矿山外包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的惨痛教训,赤峰市矿山安全监管局精准总结事故特点,直击管理要害环节,扼住潜在风险隐患,全面开展矿山外包工程“2+4+8”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纵向部署“各旗县区全覆盖集中检查+市级重点督导检查”两级协同联动,力促外包工程项目安全质量水平双重跃升。
打破权责壁垒,聚焦外包工程主体“两大责任”压紧压实。针对合同“一签了之”、工程“一交了之”、现场“一放了之”等突出问题,创新性运用“责任双向、履职双边”检查模式,严查细究发包单位、承包单位两大工程主体责任对应落实情况,重点围绕发包单位是否履行对承包单位的安全投入、绩效考核、技术交底等监督管理责任,承包单位是否承担外包单位赋予的施工方案制定、隐患排查治理、规范作业行为等现场管理责任,打破发包、承包单位“你推我搡、你放我松”责任壁垒,推动双方主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积极构建双向安全管理体系。
严把环节管控,倒逼外包工程实施“四道关口”守住守牢。贯穿溯源矿山外包工程实施周期,聚焦承包单位安全准入条件、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开工竣工周期管理、事故隐患排查整改等四类核心环节,严控准入安全关、体系建设关、周期管理关、隐患排查关,坚决杜绝“草台班子”、“体系虚设”、“管理悬空”、“整改过场”等外包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源头性、深层次问题,切实筑牢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根基。
扭住前沿一线,强化外包工程管理“八类要素”抓细抓好。
秉持靠前监管服务理念,扭住外包工程一线作业安全“牛鼻子”,既查发包方、承包方“两档管理”,也查作业人员操作流程、设备设施使用维护“两项规范”,帮扶指导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打通“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强化“三项制度”、资质证照、技术人员、特种作业、教育培训、设备设施、现场管理、安全投入等外包工程基础“八类要素”保障,在提高外包工程本质安全水平上取得实效。
截至目前,赤峰市矿山安全监管部门共对全市27家外包工程项目开展专项整治,排查发现问题隐患77条,已全部整改完成。下一步,赤峰市矿山安全监管局将持续围绕“控大风险、除大隐患、治大灾害、防大事故”这一根本目标,“拉网式”“穿透式”巩固非煤矿山外包工程安全专项整治成效,多措并举推动企业打造队伍安全可靠、作业标准合规、管理联动有效的外包工程责任体系,以高水平安全助推矿山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