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轮播图

赤峰市开展多部门联合“三断”应急通信演练 直升机搭建空中救援“生命线”

发布日期:2025-09-19 18:03 来源:防汛办

9月18日,赤峰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市国防动员办公室、赤峰水文水资源分中心、市通信管理办公室、市消防救援支队、国电赤峰供电公司、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赤峰市分公司、阿旗应急管理局、阿旗机场等8家单位,依托内蒙古应急管理厅派驻赤峰市的航空应急直升机,开展“断网、断电、断路”极端条件下的应急通信保障实战演练。此次演练通过“空地一体、多网融合”技术手段,构建起复杂灾害环境下的应急通信“立体防线”,全面检验了跨部门协同作战能力与新型装备实战效能。


空中平台成关键:模块化装备实现“分钟级”通信恢复

演练中,直升机空中投送成为打通“通信孤岛”的核心手段。中国铁塔赤峰分公司模拟灾后基站损毁场景,通过直升机搭载模块化通信铁塔、非视距微波设备,在受灾区域多点位快速布设临时基站,结合地面便携式基站深入灾区腹地,形成“固移结合+高点中继”的通信覆盖网,通信恢复时间大幅缩短,应急响应效率明显提升。

电力保障环节同样凸显“人装协同”。国电赤峰供电公司模拟因极端天气引发山体滑坡导致电力中断及通信基站损毁的复合型灾害,应急队员围绕“灾情侦察、应急前突、综合保障”环节全力展开抢险救援,肩扛手抬移动油机穿越障碍,快速恢复基站供电,验证了极端环境下的电力保障韧性。

多技术融合织密“通信网”:无人装备与传统手段互补

针对“三断”场景,演练整合了卫星通信、短波电台、无人装备等多元技术。消防救援支队成立前突侦察组和通信组网组,携带卫星便携站徒步进入灾害核心区,通过“直升机+卫星链路”实时回传现场图像。

水文部门则利用无人机雷达波测流系统、无人船搭载监测设备,在断联河道完成水位、流量数据采集,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监测。

国防动员办公室重点演练了“应急-应战”双模式通信组网,通过卫星通信、车载电台、短波电台快速构建指挥链路,与市、旗两级应急指挥中心形成无缝对接,“看得见、联得通、调得动”的远程快速反应能力明显提升。

跨部门协同显成效:构建全域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此次演练是赤峰市应急管理系统的一次实战检验,累计投入应急通信车、北斗终端、应急油机等装备30余台套,参与人员50余人。按照响应初期、响应中期、响应后期不同阶段,科学设置通信融合、空中保障、前突侦察处置、公网通信恢复、通信装备配置等科目。通过模拟防汛、森林防火、抗震救灾等多场景任务,重点检验了“高低搭配、宽窄融合”的通信保障机制。

演练有效提升了灾害易发区通信网络抗毁能力,下一步,赤峰市应急管理局将持续深化“常态化演练+装备革新”机制,推动应急通信保障向“秒级响应、全域覆盖”目标迈进,为筑牢北疆安全屏障提供坚实支撑。